惠民福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精品_(凹凸視頻)青青在线精品2019欧美视频_毛片免费观看91午夜激情_国产aⅴ精品动漫一区二区资讯_乱伦精品免费自拍_欧美性爱吹潮视频_嫩草国产~懂你的影_把女人弄特爽黄A大片_日韩欧美久久苍井空

 
咨詢熱線:0737-2626888
 

用工荒源于我國人口結構問題

發(fā)布時間:2012-09-18
瀏覽次數(shù):2172
分享到:

    近年來,社會上有關我國人口態(tài)勢的討論越來越多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的發(fā)布,更引起民眾關注我國人口發(fā)生的變化。

一個國家的人口狀況和未來走向,不僅關系到國家的長遠發(fā)展與興衰榮辱,還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福祉。我們如果能對人口狀況和未來走向有比較明確的認識,在應對我國發(fā)展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和挑戰(zhàn)時,就會顯得從容一些。

對于人口來說,既有數(shù)量(或規(guī)模)問題,也有結構問題。而人口結構對社會經(jīng)濟的影響,我們往往關注較少,對人口結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。

記得2006年,世界著名人口學家邦加茨,在北京的一次演講后,有人提問:人口數(shù)量和人口結構哪個更重要?他回答:人口結構。他答得很簡短,大家當時也不甚了了。但這些年中國人口的變化,使人們越來越感到邦加茨答復的深意。

對于人口結構,我們可以從各種角度來考察,比如職業(yè)結構、教育結構、城鄉(xiāng)結構、民族結構等,但最根本的,是人口的年齡和性別結構。反映人口年齡和性別結構最生動、最直觀的方式,就是人口金字塔(如圖)。在金字塔上,男左女右,從下而上年齡遞升。人口金字塔不僅可以讓我們看到人口的過去,還可以在相當程度上預見它的未來。

人的一生大致分為少年、成年、老年三個時期。成年時期往往是人一生中對社會做貢獻的主要時期。少年和老年時期,人往往對社會沒有或很少有產(chǎn)出。如果一個社會處于成年時期的人群較大,處于少年和老年時期的人群較小,那么這個社會所承擔的撫養(yǎng)負擔就比較小,而資本積累和經(jīng)濟發(fā)展可以比較快。這就是人們所說的“人口紅利”期。

我國在過去30年中,一方面,由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群較大,給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經(jīng)濟發(fā)展帶來了大量的年輕勞動力;另一方面,由于70年代以后生育水平的下降使出生人群縮小,為中國的經(jīng)濟起飛帶來了有利的人口結構。

但是,人口不是靜態(tài)的。從根據(jù)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繪制的我國人口金字塔,我們可以看到底部已經(jīng)萎縮,即20歲以下的人群大幅減少。這次人口普查的公報指出,我國0~14歲的人口為2.2億,只占全國人口的16.60%,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結果下降了6.29個百分點。進入21世紀后短短10年,我國少年人口從占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降為六分之一,萎縮得非常嚴重。

與此同時,我國老年人群不斷增大。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,60歲及以上人口達1.8億,占全國人口的13.26%,比10年前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上升了2.93個百分點。仔細看人口金字塔會發(fā)現(xiàn),現(xiàn)在還不是情況最嚴重的時候,因為30~50歲的人群是人口金字塔上最大的年齡人群。但在今后10~20年中,這個年齡人群將進入老年行列,那時的勞動人群,將由目前萎縮了的少年人群來擔當。那么小的勞動人群,要撫養(yǎng)這么大的老年人群,這個社會將會怎樣?目前我們還很難想象。

有人預測,到本世紀中葉,我國每兩個(實際不到兩個)勞動力,就要撫養(yǎng)一位老人。中國人口的中位年齡,將達45歲以上。也就是說,屆時一半中國人口將在中年或中年以上了。

在這樣的人口結構變化趨勢下,“人口紅利”時代的消失是順理成章的事,沒神秘性,這是人口年齡結構變動的規(guī)律所致。

中國勞動力隊伍的變化,將是一個三步曲:第一步,是年輕勞動力的減少;第二步,是勞動力隊伍年齡結構的老化;第三步,是勞動力整體數(shù)量的萎縮。這三步曲必將在今后20~30年中陸續(xù)顯現(xiàn)。

近年來,一些地方出現(xiàn)的“民工荒”,更是人口結構變化在招工問題上的反映。對于“民工荒”出現(xiàn)的原因,有人認為那只是沿海部分地區(qū)的局部現(xiàn)象,有人覺得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經(jīng)濟形勢變動的一時現(xiàn)象,還有人說那是因為新生代農(nóng)民工對報酬待遇不滿、對工作挑肥揀瘦所致。但我們卻忽視了最根本的原因,即由于持續(xù)20年的低生育率造成新生人口多年萎縮,而使進入勞動年齡的人口不斷減少。

同理可證近年來的高?!?A style="TEXT-DECORATION: underline" title=生源荒 href="/files/search.php?type=tag&keyword=%E7%94%9F%E6%BA%90%E8%8D%92" tag="keyword">生源荒”。如今一些地方高考報考人數(shù)連年減少,甚至由于“生源危機”引發(fā)部分高校的“生存危機”。對于這種情況輿論曾有多種解釋,如現(xiàn)在高中生出國留學人數(shù)不斷增多,大學生就業(yè)難使一些人的升學意愿減弱,等等。但最根本的原因,還是由于適齡報考人數(shù)減少。如果我們了解和重視少年人口在不斷萎縮,就知道這種情況不會到此為止,極有可能在今后幾年更加嚴重。

了解人口結構的變化規(guī)律,對于個人的生活安排非常有益。比如,前幾年有所謂的“奧運寶寶”熱,今年又出現(xiàn)“龍寶寶”熱。父母希望孩子在龍年出生,是圖個吉利,但“龍寶寶”的一生真會吉利嗎?如果“龍寶寶”很多,那么他們的一生將不得不伴隨著與龐大的同齡人群的競爭,從產(chǎn)房到幼兒園,到小學中學大學,到就業(yè)結婚生子,直到退休都處在競爭中。

當然,人口結構變動最明顯的結果,是人口老齡化的到來。預計我們今后每年將增加1000萬老年人口。老年人口超過少年人口是指日可待的。由于我國生育率下降得十分急促,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也必然十分快速。

而中華民族在千百年的歷史上,從沒經(jīng)歷過這樣一個老齡化的社會,所以盡管我們對老齡化的關注越來越多,但養(yǎng)老問題對社會的挑戰(zhàn),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得多。

舉個例子,近來,在北京,沒有安裝電梯的六層小高樓是否需要加裝電梯,成為熱議話題。越來越多居住在小高樓的老人,隨著年齡增大,上下樓梯越來越困難。據(jù)稱,僅在北京,這種小高樓就有3萬座。如果每座樓上有10位老人居住在高層,就有30萬名老人面臨出行困難。如果放眼全國,有300萬座這種小高樓,就將有3000萬名老人的出行受影響。

最近,人社部表示推遲退休年齡是“必然趨勢”,引起輿論一時大嘩。關于退休年齡調整的呼吁,已經(jīng)有很多年了,但一直沒有得到相關部門正面響應。今天終于提出這個問題,可以說是形勢比人強的結果。如果我們了解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就知道,這是遲早的事。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,人們接受教育的時間變長,開始工作的時間變晚,而人們預期壽命的提高,又預示著養(yǎng)老期延長。如果退休年齡不變,人們一生中的工作時間就縮短了,而養(yǎng)老期在拉長。在人口快速老齡化的背景下,這必然給社會發(fā)展帶來嚴峻考驗。當然,每個人的處境不同,對于退休年齡推延的反應也會不同,但人們可以從人口結構變化的總趨勢,看到它的必然性。

隨著我國人口中位數(shù)迅速上升,出現(xiàn)的將是整個社會變老的問題,這對社會的影響將是全方位的。最近,梁建章和李建新合著出版了《中國人太多了嗎?》一書。作為一名年輕有為的企業(yè)家,梁建章從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角度提出,人口老齡化必然帶來整個社會缺乏活力和創(chuàng)新精神的局面。這對于在努力實現(xiàn)現(xiàn)代化的中國,不啻是一個嚴重警告。

此外,人口結構的變動,與人口流動和遷移也大有關系。據(jù)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,我國流動人口已達2.6億。四川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報指出,該省2010年常住人口為8000萬,比10年前減少近300萬人,減少3.45%,成了人口負增長省份,而四川全省登記的戶籍人口有近9000萬。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差將近千萬人,這是大量勞動力外遷所致。類似情況還發(fā)生在貴州等地。反過來,我們也可以理解,為什么廣東省在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間,常住人口增長20.69%.還有,重慶市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1.56%,超過上海市(10.12%),這是由于重慶大量年輕勞動力外流,造成老年人口比例相對升高。而上海這一比例不僅比重慶低,還比10年前下降了1.34個百分點。隨著我國人口流動和遷移越來越頻繁,這種趨勢在今后還將繼續(xù)加劇。

因此,我們不僅要關注人口數(shù)量,還要關注人口結構。人口結構的變化對社會的未來、國家的命運、家庭的幸福乃至個人的前程都事關重大。如果我們能加強對人口結構的關注,就一定能對人口態(tài)勢有更深刻的認識,對未來的人口趨勢有更好的預見把握。

關閉